第十二讲
参话头
观心法门
三际托空
再说临济四料简
永嘉说三身
禅与《指月录》
生死问题
沩仰的对答
夹山悟道
上次谈到,一般人提起禅宗,就提到参话头。其实,参话头是禅宗发展到宋元之际,不得已而产生的一个办法。怎么叫不得已呢?因为唐宋以后,走修持路线的人,能真正证果的,实在太少了,主要原因就是禅宗的流行。尤其到了宋元以后,口头禅太多,嘴上讲道理个个会,打机锋、说转语,个个行,但是离禅却越来越远,因此产生了参话头。
所谓话头就是问题、疑问。比如“生从哪里来,死向何处去?”,“父母未生我前,我在哪里?”,“狗子还有佛性也无?”,“什么叫佛?”,云门法师答曰:“干狗屎。”为何云门祖师这么说?又比如:“无梦无想时,主人公何在?”你说:“我睡着了。”那么,睡着时,你在哪里?这时如果有人一刀把你杀死,你到哪里去了?
这些问题分成两种,一种是“有义语”,有道理可解释的;一种是“无义语”,没有道理可解释的。参话头是拿你平生最怀疑的问题来参究,不要管佛学字面上的解释。这也就是止观法门,但比普通的止观好,因为所有的怀疑集中到一点。什么妄想都起不来,一个问题没有解决,其他都解决不了。
在过去禅堂里,有些人参话头如疯了一样,参到什么都不知道,什么妄想杂念都没有了,专一话题,就是止。等碰到一个机会,突然打开了以后,这个问题整个解决,这就是观。
但参话头流行了以后,禅宗就更衰落了。当年在大陆,因参话头而得神经病的很多。现代人脑筋太复杂,问题已经太多了,若再加上参话头这桩事,不疯才怪!
真正的禅宗很简单,五代以前的祖师,就是用“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”作为观心的方法,人人做得到。初步先晓得人有思想、有念头,比如别人讲话,我们听到话,这是一个观念,一个念头,这个念头随着别人的话讲过了,我们听的作用也过去了。
我们静坐时观心,这人“心”,不是明心见性的心,这个心代表思想,以及烦恼的念头,这人念头一来。比如:阿福下午要来看我,三点钟来,我准备请他上咖啡馆。这样正是三四个念头过去了。算了,请他喝杯茶就可以了,或是吃一碗担担面。不来最好了,太麻烦,我又没钱……念头一个个跳来跳去,这个心就是这个样子。
我们要看清楚,当前面一个念头跑掉,而后面一个念头还没来时,中间有段空空洞洞的,保持中间这个空,就叫观心法门,这样就先做到了第一步。
念头是生灭法,佛经上说:“诸行无常,是生灭法,生灭灭已,寂灭最乐。”行就是一切作为。心里的作用也是行。大家打起坐来,收摄六根,观察这个念头,不要压制它,也不要做功夫,只看到这个念头过去了。比如念南无阿弥陀佛,一声南无阿弥陀佛,它不会停留住,念念迁流。前一个念头流走了,后一个念头还没有来以前,这个中间就是“现在念”,现在念本来没有,清清净净,能够这样,越持久越好。拿教理来讲,就是观空法门。
中间这一段空,天台宗及禅宗,称其为三际托空。前际的念头过去,后际的念头没有来。现在这个念头,当下是空的。比如我们讲“现在”,立刻过去了,没有了,当下就空了。《金刚经》上说:“过去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未得心不可得。”中间是空的,如果讲一个中际,立刻又落入一个前际。
学佛走的路子有两个:一是加,一是减。使你空掉就是减,其他宗的修法,如密宗修法都是加。密宗修法是,自己前面摆供灯,还要香花啦、水啦、果啦,一天忙到晚。然后戴上帽子,穿上法衣,坐在那里观想佛像,嘴里又念咒,手上摇铃,握杵,放下来又结手印,搞了半天,一身大汗,三个钟头过去了,然后放下休息。
密宗的修持方法很多,想发财,有财神法;要升官,有升官法;要儿子,有送子法;要早点死,有颇哇法。给你加上半天,加累了,只好休息,还是三际托空。
现代人心太复杂,空不掉,只好用加法,加到你挑不动了,只好放下,就成功了,就是这个道理。
禅宗既不给你加,也不给你减。要我们看清楚这个心念,本来空的,还要找什么!何必要找个明心见性呢!我们本来很明的,因为有个佛法,反而把我们弄得不明了,不要找,放下来就是了,很简单,很自然。
三际托空就是禅吗?不是的。什么道理?因为这时只是意识状态把它空掉。其实只要上坐以后,大声地“呸!”一声,就没有了,空了,这是密宗的大法门。我当年学这一声呸,花了十几万块,方法是:第一步先坐好,端正、调息,“呸”一声,完了。
当然我们不行,呸一下,只是几秒钟没有念头,过后念头又来了,来了再呸!后来就不行了,再呸也赶不走了,这就是凡夫。世人爱假不爱真,“莫将容易得,便作等闲看。”
上面这个道理,就是:“应无所住而生其心”,六祖因这句话而悟道。举个例子:我们听到别人讲话,心不是生了吗?话听完了,我们的心也就丢开了,本来“无所住而生其心”嘛,何必守个心呢!
如果能做到念念看清楚就行了,不须修个什么气功,打个什么坐,求个什么道。有本事的人就那么信,没有本事再来!初步能保持三际托空的境界就好了。
《指月录》卷七记载,有位楼子和尚,有一天从歌楼下走过,听到楼上有人唱歌声道:“你既无心,我也休”。当时他正在系鞋带,听到这句歌声,就悟了。悟了什么?我们本来无心,每一句话讲过了,都没有留在那里,你既无心,我便休,算了!也是空的道理。
三际托空虽然还没到家,但将三际截断,一直保持下去,也几乎没有人能做到。原因是对“能”与“所”,认识不清楚,这个问题,以后介绍唯识时再谈。
其次关于参话头的问题,这个时代,参话头实在不合适,还是走观心法门,比较平实、容易。要用参话头的方法,不如修止观、修定。其实悟后的人,没有悟的人,都可以起修,这个问题,到作结论时,会告诉大家。
不过,参话头也有参话头的好处,以前我的老师袁焕仙先生,在四川闭关时,与我谈到这个问题。他说当时打七的人真可怜,禅堂中一百多人,打一百天禅七,三个多月不能说话,同时也没什么道理可听,真不得了。而后我的老师给我看几首“香艳体”的诗,说念佛参禅照这个方法讲最好,其中一首是:
漫言楚汉事由天,儿戏功名本偶然。
且付河山鞍辔外,一鞭红照出风前。
学佛用功,要有皇帝都不当、天下都可丢的气派。学佛的人口口谈空,步步行有,名、利、儿女、妻子,一切都要,一个都丢不开。“一鞭红照”,是学释迦牟尼佛半夜偷走,骑匹马去出家的行径。
去马声从竹外过,谁家红粉照颜酡。
传车几度呼难去,绝妙相关你我他。
这就是艳体诗,描写有家小姐非常漂亮,把人迷住了,站在那里傻了——形容参话头,真用功到了绝妙相关你我他就好了。“你”就是话头,或者一句阿弥陀佛,“我”坐在这里,“他”妄念又来了。说不打坐嘛,觉得满有味道,实在有一点影子,有一点功夫来了。说入定嘛,定不下去。那么不定下去,不修好了,不修又舍不得,是有一点影子。可是修嘛,妄念又截不断——绝妙相关你我他,怎么办?
我们都在这里头转,不一定是男女之间,世间的事总丢不开。再过两年、三年,儿女就安排好了,再来修吧!这也是绝妙相关你我他。丢嘛丢不掉,道理上晓得应该丢,要走了,后面也在叫:起驾了。有些人学佛,爱到处听课,叫他好好用功嘛,又不上路,也是绝妙相关你我他。
肩舆排共柳溪东,剑影釵光乱夕红。
多少游丝羁不住,卷帘人在画图中。
三际托空也是这个境界,这时所有的妄念跑来跑去,留不住了。当时好像是悟了,又没彻底;不悟嘛,的确有点味道。就像我们把窗帘拉起来,只能看到那边的人影,看不到真人。说没有,是他,但是你又把捉不住,“卷帘人在画图中。”
参话头能到达这样是初步,但仍属于意识状态。为什么?因为还有一个“你”,你晓得身体坐在这里,身体就是一念,五阴都是一念,你能够了意识的这一面,三际托空清净,但是你的感受状态还在,解脱不了。
什么气脉流通啦,河车在转啦,就是感觉状态在自我捣鬼,没有把五阴一念空掉。
有许多人修到很清净,但身体一身是病,说他没有功夫嘛,很定,心里空空洞洞,但是几十年连病都转不了。真到临死时,那一念空不了,就跟着昏沉下去,那么他所得的一念清净,老实说是唯物的,是随着身体健康来的。这样靠得住吗?不可能。
上次大略讲到临济禅师的四料简,现在再加以说明。临济禅师的四料简,是教育方法,也是我们用功、了解自己的方法,同时是告诉我们三乘——声闻、缘觉、菩萨道的修持方法。据《指月录》记载:
“(临济)至晚小参曰:有时夺人不夺境,有时夺境不夺人,有时人境两俱夺,有时人境俱不夺。克符问:如何是夺人不夺境?”
克符是辅助临济开宗的,临济当时只有三十几岁,不敢开宗。黄檗说:你去,自有人帮忙。一个克符,一个普化和尚,都是临济的老前辈,都是悟了道的。
这两个老前辈给他当辅导,故意问错话,临济棒子就打过去了,两人乖乖地挨打,大家一看,两个有道的人都听他的,自然没有话说,这样就把临济禅师给捧出来了。所以学问道德高,没人捧还是没有办法,矮子是要人抬轿子的。
克符看这一班人不吭一声,就只好故意问了:如何是夺人不夺境?
师(临济)曰:“煦日发生铺地锦,婴儿垂发白如丝”,这是当时的教育,出口成诗,在当时还算是白话的。什么叫夺人不夺境?比如“呸”的一声,三际托空。做得好的人,身体都忘了,很清净地在那里。我们当中也有些人,瞎猫撞到死老鼠。这堂课是讲给有这种经验的人听的,这是四加行里头比较中心的。人忘了,境界还是有,功夫真做到这样,不论是道家、净土、禅宗都不容易。
这个夺人的境界,如春天的太阳,照在万物上,生机蓬勃。人的外形尽管有衰老,自性的清明却没有动过,永远保持这个境界,这是夺人不夺境。由凡夫到小乘定的境界,守住一个空,形体尽管变动。这个东西没有变。
符曰:“如何是夺境不夺人?”师曰:“王令已行天下遍,将军塞外绝烟尘。”境界没有了,我还是我,山还是山,水还是水,这时心中没有烦恼、没有妄念,即百丈禅师说的:“灵光独耀,迥脱根尘”,自性本性,清明自在,一个命令下去,整个天下太平。心里头没有战乱,没有念头,但是我还是我,没有境界。这时才真算有点入门的样子。
符曰:“如何是人境两俱夺?”师曰:“并汾信绝,独处一方。”每句话都答得很够文学气味。时当晚唐、五代,军阀割据,山西、河北各据一方,彼此交通封锁,不相往来,内外隔绝了。各人独霸一方,也就是小乘罗汉境界,只守着一个空,如达摩祖师告诉二祖:外息诸缘,内心无喘,心如墙壁,可以入道。这是人境两俱夺。
符曰:“如何是人境俱不夺?”师曰:“王登宝殿,野老讴歌。”我还是我。像我们,学了几十年佛,搞了半天,一点境界都没有,这也是人境俱不夺。可见临济禅师的这个人境俱不夺,不是凡夫境界,而是佛,是大彻大悟,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一切现成,不要修的。
临济禅师的日常教育法,也不外这四句的范围。有时某人学问特别好,到他那儿,他却说:“不是的”,把你驳得一点理由都没有,使你觉得很窝囊,这就是夺境不夺人。
有时又说你学问蛮好,可惜功夫没有到,还是挨骂,这也是夺境不夺人。
有时两样都不是,搞得你没路走,人境两俱夺。
有时揍你一顿,人境俱不夺。
临济宗的教育方法,灵活而不固定。
我特别要提醒大家,禅宗是有流弊的,所以大家要同时参考天台宗的修持方法,以及密宗黄教宗喀巴大师著的《菩提道次第广论》,还有永嘉禅师的《永嘉禅宗集》。
这位永嘉禅师,把天台宗与禅宗的精华加以综合,明白地指出,由凡夫到成佛,一定要修到“三身成就”——法身、报身、化身圆满。
证得法身,有断德,能断除一切烦恼、一切习气。
报身也叫自受用身,自己受用。比如我们有一个身体在,是因法身的无明而转化所生,是报身。如果悟了道,修成功了,就转成自受用身。自己具有五种神通,智慧圆满,有五种妙用。有智德,有大智慧福报。
化身是他化二身,为一切众生化身千百亿,教化度人。他化二身有大恩德,大慈大悲。
永嘉禅师又说:“法身不痴即般若,般若无著即解脱,解脱寂灭即法身。般若无著即解脱,解脱寂灭即法身,法身不痴即般若。解脱寂灭即法身,法身不痴即般若,般若无著即解脱。”
当我们修证法身时,要注意,不要痴迷,许多人执著空的境界,人我皆空一直定下去,往往会贪恋其中。憨山大师讲“荆棘丛中下足易,月明帘下转身难”,在清净境界里,做不到转身入世。所以做到法身不痴,就是般若,是大智慧。
永嘉禅师在《永嘉禅宗集》中,分十章来叙述见地、功夫与行愿,其中第八的简示偏圆,及第九的正修止观两篇,尤其须仔细研究。
《指月录》卷六,圭峰禅师作《禅源序》略曰:
“禅是天竺之语,具云禅那,翻云思惟修,亦云静虑,皆定慧之通称也。源者,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,亦名佛性,亦名心地。悟之名慧,修之名定,定慧通明为禅。此性是禅之本源,故云禅源,亦名禅那。理行者,此之本源是禅理,忘情契之是禅行,故云理行。然今所述诸家述作,多谈禅理,少说禅行,故且以禅源题之。”
懂得这个道理叫禅理,忘情是没有妄念,没有烦恼,心空了。情代表情绪、妄想、妄念等等。契之是证入。
唐末禅宗的情况,已流于多说禅理,少说禅行的趋势,所以今天随便讲禅宗,那更不是禅了。自唐宋以后,毛病已出来了,圭峰禅师看不下去,才作《禅源》这本书。
“今时有人,但目真性为禅者,是不达理行之旨,又不辨华竺之音也。然非离真性别有禅体,但众生迷真合尘,即名散乱。背尘合真,方名禅定。若真论本性,即百真非妄,无背无合,无定无乱,谁言禅乎?”
有些人只晓得明心见性的道理,却根本不懂这个道理是要实证的。
在《指月录》这本书中,记载古代禅德,如何见道,如何修持用功夫,如何行愿,统统讲了。前人留给我们的法宝太多,只是我们自己没有用功,没有去看,更没有去研究,自己智慧没有开发,所以看不出宝藏嵌在泥巴墙壁上。每个有成就的人都很慈悲,把东西留下来给我们,希望能帮助我们学有成果。
古人观心的路线,所谓三际托空,是很简单的。打坐时,什么功夫都不要用,只要能够在前念过去,后念未起时,保持中间这一段空,就行了。由这个起修,自然会了解释迦拈花,迦叶微笑的公案。若做不到,就假装中间这一念空了也可以。这一点假装就是种子,由这个种子自然会开花,会结果。这几句话很重要,很重要。
《指月录》卷一:
“世尊在灵山会上,拈花示众,是时众皆默然,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。世尊曰:吾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付嘱摩诃迦叶。”
佛说的话中,包括了见地、修证、行愿。“正法眼藏”这句话,可以参考夹山说的:“目前无法,意在目前,不是目前法,非耳目之所到。”见地、修证、行愿,也都在里头。所以夹山的弟子洛浦说,先师意,简直没有人知道啊!
前面提到,心境如果能做到三际托空,永远保持如此,夺人不夺境——人空境不空,就可以证果,也可以发神通,还可以了分段生死。当然变易生死仍未了,这一段须特别注意。小乘可了分段生死,不能了变易生死。再进一步的人,可以了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,而大生死——根本无明,并没有破。
生死要如何了呢?《指月录》卷二:
“文殊问阉提遮女曰:生以何为义?女曰:生以不生生为生义。殊曰:如何是生以不生生为生义?女曰: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,未尝自得有所和合,而能随其所宜,是为生义。
殊曰:死以何为义?女曰:死以不死死为死义。殊曰:如何是死以不死死为死义?女曰:若能明知地水火风四缘,未尝自得有所离散,而能随其所宜,是为死义。”
我们的生命是怎么来的?第一个生命怎么来的?由无始而来。无始以前,为什么要来?——不生而生,生而不生,是生的道理。
我们的身体是四大合拢来。搭成了一个房子,虽然这四样东西和合,变成一个身体,地还是地,水还是水,火、风还是火、风,各不相涉,各安本位。“而能随其所宜”,还是相互配和,合拢来,构成了这个生命现象。
唯心、唯物的关系都在这里,这四大,我们看它是结合的,事实上并没有和合。说无所合,又能随其所宜,就是《楞严经》上:“清净本然,周遍法界,随众生心,应所知量,循业发现。”不要只研究佛学,要把这个理拿到自己身上来用功,来求证。若平时只晓得打坐,守着一个境界,瞎猫守到死老鼠,其实是只瞎猫。要参:“未尝自得有所和合,而能随其所宜。”也是生从哪里来的道理。
死以不死死为死义,你认为死了?世界上谁没有死,死而不死,我们看到人死了,骨头也散了,实际上它们还是各安本位,而能随其所宜。
庵提遮女问文殊曰:“明知生是不生之理,为何却被生死之所流转,殊曰:其力未充。”
庵提遮女问文殊:我早就悟到了生死之理,却还被生死的力量带着。等于我们说:我明知道空,就是空不了,妄念就是去不掉,明知道这个,却没有用。
为什么被生死所流转呢?现在有个人出来安慰我们。文殊说:不要难过,你那个东西还是对的,不过练习得还没纯熟。力量还没扩充,所以仍被生死所转。也就是修定的功夫未到。这里全讲功夫,功夫不到不行。若能把身体解脱,要走便走,理论上可以做到,可是我们做不到,因为其力未充。这个“力”,包括见地、智慧之力,以及修定功夫之力,这点很重要。
讲到“行”门,学佛的行最重要。包括外在的行为及心理的思想、观念种种。
沩山禅师有两句名言:“实际理地不着一尘,万行门中不舍一法。”我们一念放下,无所谓善、恶,无所谓是、非。善法不是,佛法也不是。就是六祖所说:“菩提本无树,明镜亦非台。本来无一物,何处惹尘埃?”
万行门中不舍一法是菩萨戒,菩萨起心动念之万行,心念一动,说善的就向善的做,不舍一法。
我当年去看传钵老和尚,这个老和尚与虚云、能缘为当年大陆的禅宗三大师。我一到,老和尚赶紧煽风炉,烧茶。我说:“师父啊,不敢当,不要烧水了。”老和尚说:“你不懂,你们是客人,我是主人,万行门中不舍一法,理当给你们烧水。”这是老一辈的行径,每一点都要注意到。
禅宗里头的行愿、见地、修证功夫,三者不可缺一。拿教理来讲:行愿是功德,功德不圆满,智慧不会成就。换句话说:智慧不成功,就是功德不圆满。
《指月录》卷十二,
“沩山谓仰山曰:汝须独自回光返照。别人不知汝解处,汝试将实解献老僧看。”
这是讲功夫,也是讲见地,与正法眼藏有关,达摩祖师的“一念回机,”也与它有关系。
我们打起坐来,眼睛一闭,眼光随之落深坑了,和死了差不多。怎么样叫回光返照呢?与道家的内视,长生久视之道相同,不能回光返照。功夫走不上路。所以沩山让仰山说一说他最近用功所达到的程度。
“仰曰:若教某甲自看,到者里无圆位,亦无一物一解得献和尚。师(沩山)云:无圆位处,原是汝作解处,未离心境在。”
你真到了无圆位、无所在、无所不在,这就是见解了。“未离心境在”,是指还是在心意识的境界上,没有彻底的空。注意这句话!你纵然达到了此心空空洞洞,不在身内,也不在身外,无所住,也仍未离开心境。
仰曰:“既无圆位,何处有法,把何物作境?”
既然无圆位,哪里还有一个境界呢?
师(沩山)曰:“适来是汝作么解,是否?”仰曰:“是。”师云:“若恁么是具足心境法,未脱我所心在,原来有解献我。许汝信位显,人位隐在。”
你既然有这个理解,就未脱“能”、“所”。不过,沩山鼓励他,能到你这个境界,也不容易了。以教理言,十信、十注十回向、菩萨五十五位中,地前菩萨十信之位,信得过自己,可以说已在凡夫里头跳出一层,但还未入道。
《指月录》卷十二,夹山悟道因缘:
当年道吾、云岩与船子德诚三人,离开师父药山,各自开山当大和尚,唯独船子德诚帮人筏船,不当大禅师。不过他对两人说:“他日后,知我所止之处,若遇灵利上座主,指一人来,或堪雕琢,将授生平所得,以报先师之恩。”
那时的夹山,已经是一位大法师,道吾来接引他,故意在下面听经。有个出家人提出问题问夹山,“如何是法身?”夹山答:“法身无相。” “如何是法眼?”夹山答:“法眼无瑕。”回答得很好,可是后面有个和尚噗哧一笑,这个和尚就是道吾。夹山很谦虚地下座问那个和尚:“某甲适来只对者僧话,必有不是,致令上座失笑,望上座不吝慈悲。”道吾和尚说:“和尚一等是出世,未有师在。”也就是说,你错倒没错,就是没好老师教过。夹山又追问:“某甲什处不是,望为说破。”吾曰:“某甲终不说,请和尚却往华亭船子处去。”也就是说,我不说破,你自己去找船子德诚和尚。夹山理是对了,但是并没证到。于是便请教道吾说:“此人如何?”道吾说:“此人上无片瓦,下无卓锥,和尚若去,须易服而往。”夹山当时架子大得很,声望很高,排场很大,所以道吾禅师告诉他,这样去怎么行?你规规矩矩去见他,把你的声望、地位都拿掉,尤其不能摆大法师的架子。注意!此处就是见地、修证、行愿。于是“山乃散众束装,直造华亭。”船子德诚才见,便问:“大德住什么寺?”山曰:“寺即不住,住即不似。”佛法本来无住,无相的,如住在一个境界,当然不是道了。
师(德诚)曰:“不似个什么?”山曰:“不是目前法”师曰:“什处学得来?”你这些滑头话,是从哪儿学来的?
山曰:“非耳目之所到。”等于反击老和尚,你不要认为高明,也许你还不懂我呢!
“师(德诚)曰:一句合头语,万劫系驴橛。”
这句话后来成了名言,意识是说,一个人讲那样肯定的话下去,就是笨蛋了,等于一个木桩打了下去,所有的牛、马的绳子,都栓在上面了。换句话说,你那还是执著了法,你不要在口头上玩花样。这话一讲,夹山愣住了。
师又问:“垂丝千尺,意在深潭,离钩三寸,子何不道?”
文字真美,不是后来的人编的,他们的学问都很好,这是在讲功夫,当我们用功时,那个念头空了一点,说空了嘛,它还在,说在嘛,又觉得坐得满好。“绝妙相关你我他”,“多少游丝羁不住,卷帘人在画图中。”
夹山被他东一拨,西一拨,到达那个境界,站在那里不动了。船子德诚说,像钓鱼一样,放那么长的线下去,现在就差那么一点点了。也就是说,你下了这么多的功夫,你想悟道,现在差不多了,你怎么不说话?
“山拟开口,被师一桡,打落水中,山才上船”,夹山正准备开口,想说佛经上说如何……一语未出,碰的一声,被船子和尚用桨打落水中去了。人一掉下水里,会拼命往有亮光的地方钻,夹山可能懂水性,不向亮处沉,冒上来了,头刚一冒上来,“师又曰:道!道!山拟开口,师又打。山豁然大悟,乃点头三下。”
试想一个人一肚子学问,站在他旁边,跟他对答,突然啪嗒把他打到水中,等他挣扎了半天冒上来,这一下学问到哪里去了?早到九霄云外去了,什么妄念都清净了,船子德诚禅师,就用这个办法对付他。
佛学三藏十二部,唯识、真如、般若,夹山禅师什么都会,都清楚得很,非要把他这些都打掉,打到水里去了,连呼吸也来不及,思想也来不及,等他冒上头来,你说!你说!他要讲般若啊!船子德诚禅师又把他打下去了,再冒上来时,他说不出来了,这下悟了。悟了以后,怕师父再打他,来不及说,赶快点头三下,表示我懂了,你别再打我了。
师曰:“竿头丝线从君弄,不犯清波意自殊。”
像钓鱼一样,把丝线放下去,这根丝从君弄,等于我们打坐、做功夫,炼气功也好,念佛也好,空也好,“不犯清波意自殊”,你怕什么妄念,妄念来不相干啊!不去理它,不是很好吗?我在念佛,也晓得妄念的存在,那个妄念碰不掉这个佛,不用怕。如果怕的话,那是所谓的颠倒嘛!既然是凡夫,当然有妄念,但何必怕他、理他呢!妄念会慢慢下去的,习气会慢慢没有的。
夹山于是说:“抛纶掷钓,师意如何?”
假如不要钓鱼竿和丝线,都丢掉,又如何呢?刚才船子德诚禅师,告诉他用功的方法,还有一条钓丝在那里。
师曰:“丝悬绿水,浮定有无之意。”
丢掉满好的,你说空也不对,有也不是。非空非有,任运自在。丝在水面飘浮,业力习气都转薄了。
夹山禅师懂了。
曰:“语带玄而无路,舌头谈而不谈。”你说了等于没说,即空即有,即有即空。
船子德诚高兴了,说:“钓尽江波,金鳞始遇。”山乃掩耳。
我在这里几十年,天天驾渡船,想渡个人,一直没有人给我渡,今天总算钓到大鱼了。师父捧的话,夹山不听,蒙起耳朵。
师曰:“如是,如是。”遂嘱曰:“汝向去直须藏身处没踪迹,没踪迹处莫藏身。”
妙极了的双关语。因为夹山禅师名气太大,所以吩咐他,此去要隐姓埋名,躲起来,不要让人知道。接着说,心境完全住在空里头也不对。
“吾(指德诚)三十年在药山,只明斯事,汝今已得。他后莫住城隍聚落,但向深山里钁头边。觅取一个半个接续,无令断绝。山乃辞行,频频回顾。”
夹山禅师背个包袱,大概身上的水还没有干,走两步就回头看看,一方面舍不得师父;一方面心中想:难道佛法就是这样的啊?贪瞋痴慢“疑”嘛!船子德诚禅师站在船头一看,就大声叫他:“和尚!”夹山禅师回过头来。
“师竖起桡子曰:汝将谓别有?乃覆船入水而逝。”
你认为我还有秘密不传给你啊?你看,自己把船给翻了,下水去了,表示无其他。佛法就是这样,自己死给他看,坚定徒弟的信心。其实他死不了,不知跑到哪里去玩了。
这一段讲见地,如何修持,如何行愿,都有了。
看禅宗的书,语文学识底子要够,否则会看不懂。